- 詹皓婷;李永哲;
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是由肿瘤相关抗原的异常暴露或呈递促进自身免疫反应而产生。该抗体水平可提前数月或数年于肿瘤患者体内升高,参与肿瘤恶性转化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和应用为肿瘤的早期预警、危险评估、诊断、预后及治疗效果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探讨肿瘤相关自身抗体产生机制、结缔组织病合并肿瘤和恶性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前景作出展望。
2021年04期 v.12 438-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1 ] - 陈文;周洲;
精准医疗是在诊疗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在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医学手段,基因检测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方式。自人类基因组数据成功解析以来,人们对遗传因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迅速崛起的精准医疗围绕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有机结合,不仅推动了心血管疾病遗传学研究的快速进展,且为制定个体化疾病诊疗方案奠定了基础。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态性是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基因检测不仅可识别冠心病高危人群,且能够针对不同分子病理途径制定最佳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而促进精准医学的应用。本文将着重介绍基因检测在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2021年04期 v.12 445-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 ] |[引用频次:3 ] - 禹松林;王丹晨;邹雨桐;马晓丽;邱玲;
罕见病具有种类多、发病率低、诊治困难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国家重视。常规实验室检测项目往往不能满足罕见病的诊断需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技术以其特异度高、可同时区分/定量多种代谢物等特点而广泛受到临床关注,正逐渐从科研应用走向实践前沿。本文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为主线,分析LC-MS/MS技术在罕见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
2021年04期 v.12 450-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1 ] - 邸平;李绵洋;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临床中各种疾病伴随血栓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注射用抗凝剂,其中普通肝素的半衰期短、无肾毒性、有拮抗剂;低分子量肝素半衰期较长,需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人中进行监测。口服抗凝剂中,除华法林等传统药物外,靶向活化凝血因子Ⅹa的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既往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普通肝素进行监测,而对低分子量肝素、新型抗Ⅹa类药物监测手段和监测意识不强。随着人们对抗凝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抗Ⅹa活性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抗凝监测手段,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检测结果很难与临床表现相关联,未来仍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2021年04期 v.12 456-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 ] |[引用频次:3 ]
- 吴丽娜;高弋;李沃松;刘勇;秦晓松;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 von den lungen-6, KL-6)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术后辅助治疗性肺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NSCLC患者(包括术后采用辅助治疗者和仅手术者)资料,以药物诱导性肺损伤(drug induced lung injury, DILI)、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 RILI)诊断共识为判断NSCLC术后辅助治疗性肺损伤的诊断标准,将NSCLC术后辅助治疗患者分为肺损伤组和无肺损伤组,仅手术者为NSCLC手术组;以年龄和性别匹配同期体检中心的健康成人为健康对照组。肺损伤组于肺损伤确诊当日,无肺损伤组于辅助治疗的第3~4个月,NSCLC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10 d,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日,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KL-6。比较各组血清KL-6差异,并以无肺损伤组为对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血清KL-6诊断NSCLC术后辅助治疗性肺损伤的效能。结果共20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肺损伤组51例,无肺损伤组52例,NSCLC手术组103例;健康对照组103例,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血清KL-6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肺损伤组[512.40(322.30,819.20)kU/L]、NSCLC手术组(术前)[204.40(162.70,283.20)kU/L]、健康对照组[177.70(154.20,206.40)kU/L]、无肺损伤组[147.80(114.25,229.80)kU/L]和NSCLC手术组(术后)[143.80(111.90,247.80)kU/L]。除无肺损伤组与NSCLC手术组术后血清KL-6无统计学差异(P=0.879)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L-6诊断NSCLC术后辅助治疗性肺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72(95%CI:0.948~0.997),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6.3%(95%CI:73.0%~94.1%)、96.2%(95%CI:86.2%~98.7%)、22.43(95%CI:5.74~87.69)、0.14(95%CI:0.07~0.28),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10.15 kU/L。结论 NSCLC术后辅助治疗性肺损伤患者血清KL-6显著升高,其在NSCLC术后辅助治疗性肺损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2021年04期 v.12 496-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3 ] - 王瑶;孙宏莉;赵颖;张丽;朱任媛;窦红涛;原英;刘亚丽;刘文静;徐英春;
目的探究自动化镜检结合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对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涂片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20年1—5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标本经涂片、革兰氏染色,分别进行人工镜检和自动化镜检。自动化镜检采用仕达思Comet-60au高倍镜检分析系统,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自动判定结果。对形态学镜检结果进行半定量评分,并以人工镜检结果为对照,评估自动化镜检对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涂片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的准确性。结果共收集400例患者的400份标本。人工镜检Nugent评分判定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124例(31.0%)、中间型BV 142例(35.5%)、正常134例(33.5%);酵母样孢子或假菌丝阳性137例(34.3%),其中BV合并真菌阳性29例(21.2%)、中间型BV合并真菌阳性68例(49.6%),Nugent分类正常但真菌阳性40例(29.2%)。根据半定量评分结果,自动化镜检与人工镜检对阴道菌群多样性检测结果的完全一致率和基本一致率分别为52.3%和85.3%,对阴道菌群密集度、乳杆菌样革兰氏阳性杆菌、阴道加德纳菌及拟杆菌样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染色不定的弯曲杆菌的完全一致率和基本一致率分别为81.8%~99.5%和93.3%~100%,对酵母样孢子和假菌丝定性检测的一致率均高于96%,对白细胞>10个/高倍镜视野检测结果的完全一致率为70.5%。自动化镜检与人工镜检对Nugent评分BV分类和真菌定性检测的准确度分别为90.8%和94.5%,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61和0.875(P<0.001)。结论在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涂片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中,自动化镜检与人工镜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较为准确、快速地完成临床检验,显著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并降低人工镜检工作负荷。
2021年04期 v.12 50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7 ] - 尹逸丛;禹松林;于佳磊;王丹晨;马超超;邹雨桐;谢少伟;程倩;邱玲;
目的建立一种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sotope dilutio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D-UPLC-MS/MS)检测血浆18-羟皮质酮(18-Hydroxycorticosterone, 18-OHB)的方法。方法取血浆标本或标准溶液200μL置于离心管中,然后加入同位素氚标记的18-OHB为内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用Prime HLB Elution 96孔SPE板进行萃取,收集洗脱液,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的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18-OHB。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定量检测下限、线性和基质效应。2019年11月起招募表观健康志愿者,采用ID-UPLC-MS/MS检测其血浆18-OHB水平,并验证梅奥医学实验中心提供的18-OHB参考区间。结果该方法检测血浆18-OHB的分析时间约为3.0 min,检测低、中、高3个水平18-OHB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2%~3.5%和3.7%~5.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101.7%,定量检测下限为0.01μg/L,在0.1~1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0),血浆基质效应为86.83%~119.00%。基于本研究建立的ID-UPLC-MS/MS方法,73名表观健康人群血浆18-OHB第2.5、97.5百分位数分别为0.01、0.60μg/L,其中66%(48/73)血浆18-OHB水平处于梅奥医学实验中心提供的参考范围外。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ID-UPLC-MS/MS测定血浆18-OHB的方法,该方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2021年04期 v.12 510-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 杜娟;张栋;张睿;陈雨;伊洁;吴洁;窦亚玲;杨卓;叶阿里;孔令君;甘勇;杨启文;
目的探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疑似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患者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un,MG)及淋病奈瑟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感染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疑似STD患者的送检标本(包括尿液标本及生殖道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样本中CT、UU、MG、NG,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2013—2018年,共接收CT、UU、MG、NG检测标本12 804份。4种病原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UU(42.88%,4833/11 271)、CT(8.43%,905/10 739)、MG(5.44%,231/4246)、NG(3.78%,338/8932);合并感染以UU+CT(4.13%,402/9725)、UU+MG(1.98%,74/3745)较常见。女性患者UU阳性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CT、NG、MG阳性率低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除女性患者NG、UU单一感染外,4种病原体单一感染率及合并感染率(UU+CT、UU+MG)均以≤20岁患者最高。NG、MG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CT、UU阳性率呈小范围波动。男性患者中,尿道拭子标本NG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标本(12.37%比5.27%,P<0.001);女性患者中,宫颈拭子标本UU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液标本(61.78%比54.74%,P<0.001),CT阳性率低于尿液标本(6.16%比7.73%,P=0.022)。结论 2013—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疑似STD患者中,4种常见病原体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UU、CT、MG、NG;UU+CT、UU+MG是常见的合并感染类型;≤20岁患者病原体阳性率较高;不同类型标本中病原体检出率存在差异。
2021年04期 v.12 518-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5 ] - 邓明群;周丽媛;翟笑;刘洁颖;付俊玲;虞睿琪;潘妘頔;马丽媛;于淼;许建萍;李文慧;冯凯;肖新华;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患者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FGMS)衍生的目标范围时间(time in range, TIR)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的成人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测定HbA1c,并佩戴医院版FGMS 14 d,计算TIR以及葡萄糖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等指标。采用Spearman法分析TIR与HbA1c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法分析TIR与HbA1c的关系。结果共77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T1DM患者纳入分析,HbA1c为(7.5±1.3)%,TIR为62.0(48.7,67.8)%,CV为(39.7±8.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A1c与TIR呈负相关(r=-0.645,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HbA1c=10.58-0.05×TIR,TIR每增加10%,HbA1c下降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血糖稳定(CV<36%)/血糖不稳定(CV≥36%)患者的HbA1c与TIR均呈负相关(r=-0.774,P<0.001;r=-0.560,P<0.001),且在血糖稳定的患者中二者相关性更强。对于同一TIR,血糖稳定者的HbA1c较血糖不稳定者更高。结论在中国成人T1DM患者中,FGMS衍生的TIR与HbA1c呈负相关,可用于指导血糖管理,但TIR与HbA1c的相关性可能受血糖变异性影响。
2021年04期 v.12 526-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 ] |[引用频次: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