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专家论坛

专家述评

  • 耳聋基因诊断

    姜鸿;陈晓巍;

    <正>聋病是造成人类残疾和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新生儿中出现双侧听力损失≥40dB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聋为1/500;到青春期,这一比例上升至

    2012年02期 v.3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189 ] |[阅读次数:346 ] |[引用频次:13 ]

医学新闻

专科论坛

  • 中耳胆脂瘤的起源、诊治和听力重建策略

    杨华;

    <正>胆脂瘤(cholesteatoma)其实是个错误的命名。中耳胆脂瘤并非真性肿瘤,实际上为角化复层上皮组织,在中耳腔或岩骨的气房中不断生长堆积,伴或不伴胆固醇结晶,未经感染者常色如珍珠,故日文文献又称之为"珍珠肿"。简言之,胆脂瘤属"皮肤生长于错误的部位"[1],故很多学者建议将其命名

    2012年02期 v.3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254 ] |[引用频次:10 ]

论著

  • 经口低温等离子辅助显微外科治疗头颈肿瘤的初步观察

    李五一

    摘要:目的 探索经口低温等离子显微外科(TCM)治疗头颈肿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院93例TCM手术资料。包括T1-2喉癌43例,喉良性肿瘤14例,口咽和喉咽恶性肿瘤10例,咽和咽旁间隙良性肿瘤17例和9例。11例为开放手术或CO2激光手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结果 93例均达到内窥镜全切除标准。3例咽癌同期行颈清扫术。18例T2喉癌和咽癌术后辅助放疗。术后并发症:迟发型出血共3例,轻度颈部皮下气肿2例, 咽部切口裂开4例,前联合喉蹼和肉芽10例。初步随诊:喉癌:无失访,随访2-40月(中位时间14.5月),局部复发2例,行环上喉切除和全喉切除挽救手术,术后随访24月和15月,无瘤生存。咽恶性肿瘤随访6-40月(中位随访时间19月),1例失访,其余无瘤生存;喉、咽和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无失访,随访2-37月(中位时间17月)。3例局部复发,均为喉乳头状瘤。结论。TCM可作为头颈肿瘤经口微创手术方法之一,用于良性和T1-2的早期恶性头颈肿瘤治疗。

    2012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000 ] |[阅读次数:565 ] |[引用频次:0 ]
  • 经口低温等离子辅助显微外科治疗头颈肿瘤的初步效果

    李五一;刘建汉;杨大海;王剑;霍红;徐春晓;陈兴明;高志强;

    目的探讨经口低温等离子辅助显微外科(transoral coblation microsurgery,TCM)治疗头颈肿瘤的初步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间北京协和医院93例TCM治疗头颈肿瘤的手术资料。93例患者中,T1~T2期喉癌43例,喉良性肿瘤14例,口咽和喉咽恶性肿瘤10例,咽良性肿瘤4例,会厌谷囊肿13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9例。11例为开放手术或CO2激光手术后局部复发病例。3例咽癌同期行颈清扫术,18例T2期喉癌和咽癌术后行辅助放疗。结果 93例均达到内窥镜全切除标准。53例恶性肿瘤中,51例一期切除,2例因术后病理结果的变化行二次内镜等离子局部扩大切除;40例良性肿瘤均一期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迟发型出血3例,轻度颈部皮下气肿2例,咽部切口裂开4例,前联合喉蹼和肉芽10例。初步随诊结果示:喉癌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2~40个月),局部复发2例。咽恶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6~40个月),1例失访,其余无瘤生存;喉、咽和咽旁间隙良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2~37个月),3例局部复发,均为喉乳头状瘤。结论 TCM可作为头颈肿瘤经口微创手术方法之一,用于良性和T1~T2的早期恶性头颈肿瘤治疗。

    2012年02期 v.3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8 ] |[引用频次:24 ]
  • 小鼠耳蜗神经及其与内毛细胞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发育的特点

    杨华;甘霖;陈晓巍;高志强;

    目的了解小鼠耳蜗神经发育特点及耳蜗内毛细胞与蜗神经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发育的时间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记录不同发育阶段小鼠前庭耳蜗神经/耳蜗神经纤维及内毛细胞与蜗神经纤维突触后谷氨酸受体(glutamate receptor,GluR)2和3的发育与分布。结果胚胎9.5d(E9.5)在听囊听上皮、前庭耳蜗神经核团及面神经核团中即可观察到NeuroD高信号表达;L1在面神经核团亦开始有明显表达。至E12.5,L1和Tuj1在前庭耳蜗神经核团和面神经核团均有强信号表达,表达位置基本重合;在听上皮组织可观察到明确的Tuj1信号,显示听上皮与前庭耳蜗神经核团间神经纤维联系已建立。E12.5,还可发现前庭耳蜗神经核团和神经管核团间神经纤维,显示前庭耳蜗神经中枢方向的神经纤维已经发育。E13.5,耳蜗内可见L1和Tuj1在螺旋神经核团及神经纤维结构中高信号表达,提示内耳分化为耳蜗和前庭两个部分后传入神经进一步发育。E16.5,自螺旋神经节至毛细胞的神经纤维清晰可见,L1和Tuj1高信号表达;同时可以看到耳蜗内毛细胞周围有大量神经纤维分布;但内毛细胞周围未见明显谷氨酸受体(GluR2/R3)表达。E18.5可以看到耳蜗内毛细胞周围大量神经纤维分布,神经纤维末梢有高信号GluR2/R3表达。出生后1d,内毛细胞底部周围突触后GluR2/R3信号更为明显,并为L1标记的神经纤维所包裹,GluR2/R3与L1信号共标记,主要位于靠近内毛细胞底部的神经纤维末梢。结论小鼠耳蜗神经元与感觉上皮和中枢神经系统在胚胎发育较早期即建立了纤维联系,神经纤维支配的建立早于内毛细胞成熟;而内毛细胞与蜗神经纤维的突触联系在胚胎发育晚期及出生后才逐渐发育和完善。

    2012年02期 v.3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381 ] |[引用频次:3 ]
  • 倍他米松对变应性鼻炎小鼠嗅觉障碍的干预作用

    王晓巍;倪道凤;朱莹莹;亓放;高志强;陈晓巍;

    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嗅觉功能的影响及倍他米松对AR嗅觉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AR小鼠模型。应用埋藏小球实验(buried food test,BFT)评估AR小鼠嗅觉功能,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R小鼠嗅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变化。腹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分别在干预后第7及14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的变化。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小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74.55%的AR小鼠伴有嗅觉障碍。AR小鼠嗅黏膜上皮层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嗅感受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层数减少、排列紊乱。AR小鼠嗅黏膜OMP表达亦较对照组减少,其中AR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39.77±2.012,与对照组66.38±1.5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R不伴嗅觉障碍组嗅上皮OMP染色阳性细胞数为59.50±0.55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小鼠嗅黏膜OMP表达增加,已接近对照组水平,为62.04±1.227,与不用药组47.34±1.8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倍他米松干预2组OMP表达与复方倍他米松干预1组相似,两组OMP染色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引起嗅觉障碍的作用机制除鼻腔气道阻塞原因外,嗅黏膜本身因炎症发生变化也是重要原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嗅黏膜产生影响,是治疗AR引发嗅觉障碍的有效方法 。

    2012年02期 v.3 15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156 ] |[阅读次数:285 ] |[引用频次:2 ]
  • 食管前性吞咽障碍评估

    王剑;张竹花;刘建汉;徐春晓;杨大海;霍红;李五一;

    目的探讨食管前性吞咽障碍的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6例食管前性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评估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9例接受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检查均表现异常;8例接受洼田饮水试验检查均表现为Ⅲ级以上异常;11例接受吞咽造影检查表现为启动延迟或不能启动,吞咽相关误吸,咽腭反流,食物滞留、残留、渗漏,环咽肌功能障碍;11例接受内镜吞咽检查表现为声带麻痹、唾液潴留、咽喉部瘢痕、误吸等异常。结论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和洼田饮水试验可作为食管前性吞咽障碍筛查及床旁评价工具,吞咽造影检查和内镜吞咽检查则可以精确评估吞咽障碍的发生部位及性质,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2012年02期 v.3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210 ] |[阅读次数:338 ] |[引用频次:15 ]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

    王珍;余蓉;高子淇;祝小莉;杨华;陈晓巍;

    目的比较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常用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资料完整患者36例(63耳),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分别为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患儿术后听力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6例患儿、63耳听力均有提高,44耳治愈,19耳改善。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或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3种手术方式,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置管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腺样体切除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治疗在适应证恰当时也有很好的效果,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需要个体化。

    2012年02期 v.3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128 ] |[阅读次数:404 ] |[引用频次:3 ]
  • 颈静脉孔区肿瘤临床分析

    陈晓巍;冯国栋;高志强;姜鸿;李五一;亓放;田旭

    [摘要] 目的:对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区域肿瘤的诊断特点及手术要点。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12 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随诊14-45月。结果: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术后病理证实 :8例副神经节瘤, 1例舌下神经鞘膜瘤,1例脑膜瘤,1例软骨骨瘤、1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其中11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行伽马刀治疗。其中4例进行了同期面神经重建术,包括2例耳大神经移植术,2例面-舌下神经吻合术。12例术后症状改善5例,症状无改善5例,症状加重2例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即第Ⅻ、Ⅹ颅神经麻痹,其中1例于术后5个月行环咽肌切断+1型甲状成形术,另1例于术后7个月行食管上括约肌切除+1型甲状成形术,术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颈静脉孔区肿瘤周围解剖复杂,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影像资料选用适宜的手术入路进行个体化治疗,彻底切除肿瘤并保留或重建重要血管神经功能是手术治疗的要点。

    2012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354 ] |[阅读次数:541 ] |[引用频次:0 ]
  • 喉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金晓峰;陈兴明;李五一;彭培宏;姜鸿;祝小莉;曹克利;张宝泉;张连山;高志强;

    目的探讨喉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3例喉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的临床病理特性,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统计并分析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喉部肉瘤患者以男性为主(9/13),含7种病理类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软骨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癌肉瘤。1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术后进行了放疗和/或化疗;另1例仅行放疗。全部病例平均随访29.3个月,其中5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出现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为38.0%。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喉部肉瘤预后差,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预后相关。

    2012年02期 v.3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152 ] |[阅读次数:287 ] |[引用频次:4 ]
  •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田旭;冯国栋;姜鸿;吕威;亓放;陈晓巍;李五一;高志强;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随诊14~45个月。结果 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中,11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行伽马刀治疗。4例进行了同期面神经重建术,包括2例耳大神经移植术,2例面—舌下神经吻合术。1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 :8例副神经节瘤,1例舌下神经鞘膜瘤,1例脑膜瘤,1例软骨骨瘤,1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5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5例症状无改善,2例症状加重,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即第Ⅻ、Ⅹ颅神经麻痹,其中1例于术后5个月行环咽肌切断并Ⅰ型甲状成形术,另1例于术后7个月行食管上括约肌切除并Ⅰ型甲状成形术,术后病情均明显改善。结论颈静脉孔区肿瘤周围解剖复杂,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影像学资料选用适宜的手术入路进行个体化治疗,彻底切除肿瘤并保留或重建重要的血管神经功能是手术治疗的要点。

    2012年02期 v.3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3 ] |[引用频次:3 ]
  • 基因芯片技术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张旭;陈晓巍;姜鸿;

    目的探讨耳聋基因芯片诊断技术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33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采集外周静脉血样,选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对热点致聋基因GJB2(35delG、176del16、235delC、299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12SrRNA(1494C>T、1555A>G)共9个热点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使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133例受检者中,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12Sr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3%、0、21.8%和1.5%,总阳性检出率为43.6%,与样本直接测序验证的符合率为100%。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具有检出率高、准确性高、高通量、判读方便等特点,适用于临床大规模筛查和辅助诊断,是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检测的有效方法 。

    2012年02期 v.3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172 ] |[阅读次数:291 ] |[引用频次:10 ]
  • 药物性耳聋相关线粒体12S rRNA突变

    张旭;田永胜;陈晓巍;姜鸿;

    目的探讨极重度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A>G和1494C>T突变情况。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聋哑学校学生和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散发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共20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因芯片方法和限制性内切酶法对其mtDNA1555和1494两个位点进行检测,并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208例患者中共发现1555A>G突变者10例,该突变的携带率为4.81%;未发现1494C>T突变。结论 mtDNA1555A>G突变在极重度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阳性率较高,而在汉族人群中1494C>T突变较为罕见。

    2012年02期 v.3 18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130 ] |[阅读次数:275 ] |[引用频次:3 ]
  • 经会阴模板定位前列腺11区饱和穿刺活检:附2066例分析

    严维刚;李汉忠;纪志刚;周毅;周智恩;崔全才;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模板定位前列腺饱和穿刺活检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2066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4.0ng/ml和/或直肠指检异常和/或前列腺B超、CT或MRI异常者接受饱和穿刺活检,根据前列腺解剖特点,分11区穿刺活检。患者年龄26~92岁,平均70.2岁;PSA0.2~5000ng/ml,中位数11.7ng/ml;前列腺体积7~450ml,中位数45.0ml。结果每区活检1~4针,共11~44针,平均18.7针。前列腺癌活检阳性率39.3%(812/2066),PSA0~4.0、4.1~10.0、10.1~20.0、20.1~50.0、50.1~100.0及>100.1ng/ml活检者阳性率分别为24.1%(28/116)、18.9%(140/739)、30.4%(192/631)、56.3%(148/263)、84.5%(130/142)及99.4%(174/175)。术后血尿发生率为38.0%(785/2066),急性尿潴留2.1%(42/2066),感染性休克0.05%(1/2066)。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模板定位饱和穿刺活检精确而安全,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准确分期及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意义。

    2012年02期 v.3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183 ] |[阅读次数:362 ] |[引用频次:14 ]
  • 肾细胞癌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

    杨瑜;毛全宗;李汉忠;纪志刚;严维刚;荣石;刘广华;徐维锋;肖河;王惠君;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肿瘤伴发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464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结果 464例肾细胞癌患者中伴发副肿瘤综合征156例(33.6%),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26.3%,41/156)、高血压(24.4%,38/156)、发热(21.8%,34/156)、红细胞增多症(19.2%,30/156)、Stauffer综合征(17.3%,27/156)、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15.4%,24/156)、血沉加快(12.8%,20/156)、白细胞增多症(8.3%,13/156)、高钙血症(5.1%,8/156)、糖代谢紊乱(1.9%,3/156)、性激素异常(0.6%,1/156)等。156例伴发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肿瘤平均直径为5.5cm,其余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4.7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脏恶性肿瘤副肿瘤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33.6%,其出现与肿瘤分期有相关性。

    2012年02期 v.3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159 ] |[阅读次数:364 ] |[引用频次:1 ]
  • IOL-Master与A型超声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及其相关性

    徐海燕;金玉梅;李辉;胡伯越;姜茹欣;

    目的了解IOL-Master生物测量仪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92例患者161眼分别用IOL-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前房深度及眼轴长度,同时用IOL-Master及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结果 IOL-Master和A型超声对前房深度的测量值分别为(2.94±0.19)和(2.77±0.13)mm,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种测量方法无显著相关性(r=0.012,P>0.05)。IOL-Master和A型超声对眼轴长度的测量值分别为(24.10±2.36)和(23.91±2.13)mm,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种测量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r=0.983,P<0.001)。IOL-Master和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分别为(44.38±1.66)和(44.12±1.62)D,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OL-Master与A型超声均可用于眼前节相关参数测量,基于光学原理基础,IOL-Master测量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生物测量提供了新的选择。

    2012年02期 v.3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136 ] |[阅读次数:315 ] |[引用频次:8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付晨薇;郎景和;沈铿;黄慧芳;潘凌亚;吴鸣;杨佳欣;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共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岁;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诊断时分期多为I期(24/33);5例患者同时又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位于卵巢者19例,位于卵巢外者14例;术后5年生存率为60%,平均无瘤生存期为41.9个月。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卵巢癌患者年轻,病理类型以卵巢上皮性肿瘤为主,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可同时合并有在位子宫内膜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卵巢癌预后好的指标。

    2012年02期 v.3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190 ] |[阅读次数:410 ] |[引用频次:10 ]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触发模式的比较

    李烁;王怡宁;孔令燕;王志伟;周慷;樊红苓;王明;金征宇;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与回顾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模式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及放射线剂量。方法将70例临床怀疑或已知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分别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和回顾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冠状动脉CT成像,对两种成像模式的图像质量及放射线剂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匹配性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模式组和回顾性心电触发螺旋扫描模式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分别为99.62%和99.6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13±0.36和1.04±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73,P=0.000);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模式的放射线剂量为(3.47±1.00)mSv,明显低于回顾性螺旋扫描模式的(14.28±1.81)mSv(P=0.032)。结论对于心律齐且心率≤70次/min的患者,尽管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的图像质量略差于回顾性螺旋扫描模式,但两者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无明显差异,而前者的有效放射剂量明显减少。

    2012年02期 v.3 208-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4 ] |[引用频次:3 ]
  • 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至2010年血培养菌群分布

    窦红涛;张小江;朱任媛;谢秀丽;王澎;赵颖;王瑶;王贺;郭丽娜;杨启文;孙宏莉;刘娟;原英;陈民钧;徐英春;

    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阳性血培养标本的菌群分布。方法采用BacT/Alert 3D 480和BD Bactec 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液培养,通过Vitek 2 compact、Pheo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API系列试剂盒、Chromagar显色培养基等方法鉴定菌种。结果北京协和医院2008、2009、2010年阳性血培养的菌株数分别为928株、942株、913株,其中分离率最高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7.0%、27.7%、26.0%)、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3.3%、14.4%、17.1%)、金黄色葡萄球菌(6.8%、6.3%、5.0%)、肺炎克雷伯菌(4.8%、4.1%、6.1%)、鲍曼不动杆菌(4.7%、5.8%、5.6%)、铜绿假单胞菌(3.0%、4.0%、3.4%)、屎肠球菌(5.0%、4.8%、3.0%)、粪肠球菌(2.5%、3.4%、3.0%)。3年间血培养中最常见的真菌为白念珠菌(1.0%、1.6%、2.1%)和近平滑念珠菌(1.1%、0.7%、1.3%)。结论应重视血培养中苛养菌、少见细菌及真菌的分离鉴定。

    2012年02期 v.3 21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177 ] |[阅读次数:385 ] |[引用频次:9 ]
  • 10903名健康体检人群超声普查甲状腺癌发生率

    盖小荣;莎仁高娃;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10903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对高度怀疑甲状腺癌者建议手术切除,并分析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结果超声检查高度怀疑甲状腺癌54例,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40例,甲状腺癌在健康体检人群的发病率为0.37%,其中男性为0.23%,女性为0.53%。结论甲状腺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明显,需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2012年02期 v.3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144 ] |[阅读次数:408 ] |[引用频次:17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结果表达的有关要求

    <正>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书写。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但有大小写之分。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

    2012年02期 v.3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84 ] |[引用频次:0 ]

消息

综述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的研究进展

    崔婷婷;高志强;

    <正>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是指外界无相应声源或刺激存在,而患者主观上感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耳鸣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0%~15%,约1%~2%的患者深受耳鸣影响[1]。

    2012年02期 v.3 22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9 ] |[引用频次:7 ]
  • 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李阳;高志强;

    <正>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面神经评价系统(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FNGS),这不仅使面神经疾病的疗效难以准确评价,也使面神经疾病诊疗的结果无法进行比较。本文就

    2012年02期 v.3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113 ] |[阅读次数:262 ] |[引用频次:14 ]
  • 糖尿病相关的口腔疾病

    李小姣;李平;张丁;

    <正>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

    2012年02期 v.3 232-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269 ] |[引用频次:3 ]

病例报告

  • Fisher综合征合并Bickerstaff脑干脑炎1例

    张路;刘颖;

    <正>Fisher综合征(Miller-Fisher syndrome,FS)是一种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的三联征;Bickerstaff脑干脑炎(Bickerstaff brainstem ence-phalitis,BBE)是一组急性起病的以眼肌

    2012年02期 v.3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131 ] |[阅读次数:280 ] |[引用频次:3 ]

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