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海茹;龙笑;刘志飞;曾昂;白明;王晓军;
目的评价水晶纳交联透明质酸应用于中国人群鼻唇沟皱纹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临床试验方案为前瞻性、随机、阳性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本中心共招募120例受试者,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受试对象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按入组时间顺序编号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水晶纳交联透明质酸和瑞蓝2对受试者双侧鼻唇沟纹进行填充治疗。每例患者注射次数为1~2次(第1次注射后4周,可进行第2次修正注射),注射量根据皱纹深度每侧不超过2 ml。所有受试者在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对受试者按统一标准拍照、受试者上交填写的注射后15 d局部不良反应日志、研究者和受试者分别进行皱纹严重程度评价(Wrinkle Severity Rating Scale,WSRS)。在试验结束后,独立第三方作WSRS,以6个月评价结果作为主要疗效指标,WSRS与基线比较改善1个或以上等级定义为有效。筛选时与6个月随访时进行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受试者各项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均衡可比。独立第三方对两组受试者术后6个月随访WSRS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WSRS与基线比较鼻唇沟纹等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比96.7%,P=0.431)。试验过程中出现2例不良反应,但与产品和手术可能无关。无手术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变。结论水晶纳交联透明质酸用于鼻唇沟纹治疗试验期间未见与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其组织相容性好,试验者能够接受。水晶纳交联透明质酸对鼻唇沟纹有明显改善作用,且疗效非劣效于对照材料瑞蓝2。
2016年02期 v.7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252 ] |[引用频次:2 ] - 李子榕;王春虎;张明子;周静雅;乔群;王晓军
目的 建立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腺体切除量的预估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78例患者的133侧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的相关资料,包括术前测量的患者双侧锁乳距、胸乳距、乳房内径、乳房下径、乳房外径数据(cm),及术中精确测量的每侧切除的乳腺腺体重量(g)。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得出术前乳房的测量数据与术中切除乳腺腺体量的关系。结果 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中乳腺腺体切除量的计算公式为:乳腺腺体切除量=32×锁乳距+31×乳房下径+8×乳房内径-986,或乳腺腺体切除量=25×胸乳距+32×乳房下径+13×乳房内径-868。 结论 该公式为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腺体切除量的经验性总结,应用该公式有助于术前估算,指导术中乳腺腺体切除量,以及维持术后双侧乳房的对称性。
201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343 ] |[阅读次数:575 ] |[引用频次:0 ] - 陈野野;李单青;田震寰;周小昀;何嘉;张晔;刘洪生;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经验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CNEC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6例,回顾性总结其临床资料,分析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结局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35例患者就诊时中位年龄为63岁(47~77岁),中位病程为2个月(1~14个月)。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术前活检病理难以明确诊断。手术方法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采用开胸或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7例,Ⅲ期13例,Ⅳ期3例。23例患者行辅助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17个月(95%CI:11.4~22.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6%、29.0%、24.8%。肿瘤分期对LCNEC患者生存期存在显著影响(Cox多因素分析HR 2.608,95%CI:1.572~4.327,P=0.000)。结论 LCNEC为一种罕见的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早期病变尤其是Ⅰ、Ⅱ期病变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6年02期 v.7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145 ] |[引用频次:5 ] - 陈健;严维刚;李汉忠;纪志刚;周毅;周智恩;麦智鹏
目的 研究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对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患者132例,其中局部高危患者97例,局部中、低危患者35例。通过门诊随访,监测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水平,记录患者出现生化复发、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或肿瘤远处转移、死亡等事件,了解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iochem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bPF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cause-specific survival, CSS)及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结果 132例患者bPFS、CSS、OS分别为83.3%、91.7%、84.8%,局部高危患者为81.4%、88.7%、81.4%,局部低、中危患者为88.6%、100%、94.3%。局部高危患者bPFS及OS与局部低、中危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0.098);而局部低、中危患者CSS明显高于局部高危患者(P=0.037)。按不同Gleason评分、TNM临床分期、术前PSA水平分别分组,各组患者间b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4,0.537,0.850)。结论 对于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有效控制PSA水平并延缓生化复发。
201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406 ] |[阅读次数:502 ] |[引用频次:0 ] - 徐涛;韩少梅;朱广瑾;刘军廷;
目的通过大规模人群调查探讨藏族和汉族青少年身体成分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四川省随机抽取1440名年龄10~18岁生活在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n=707)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汉族青少年(n=733)。用Biodynamics BI-310身体成份分析仪对青少年进行身体成分检测。结果藏族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略低于汉族(男性:150.06 cm比154.03 cm,P<0.001;女性:147.28 cm比151.06 cm,P<0.001)。藏族青少年男性的平均体重和体重指数与汉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藏族青少年女性的平均体重和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体重指数略大(19.33 kg/m2比18.46 kg/m2,P<0.001)。藏族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瘦体重都显著低于汉族(男性:35.20 kg比39.05 kg,P<0.001;女性:32.25 kg比35.60 kg,P<0.001),而脂肪体重明显高于汉族(男性:5.90 kg比3.40 kg,P<0.001;女性:9.65 kg比7.25 kg,P<0.001);藏族青少年的脂肪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汉族,但去脂体重指数显著较低。藏族青少年男性和女性的脂肪百分比分别比汉族高6.62%和6.42%(P均<0.001)。10~17岁藏族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始终比同性别同年龄组的汉族青少年高4%~7%。结论生长在高原地区的藏族青少年因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其身体成分状况不同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汉族青少年。藏族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始终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汉族青少年。
2016年02期 v.7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87 ] |[阅读次数:139 ] |[引用频次:5 ] - 莎仁高娃;谭莉;王振捷
目的 分析超声检查中误诊为恶性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对31 82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依据判定标准,对声像图表现高度怀疑恶性结节者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结果 在超声检查可疑恶性的162个甲状腺结节中,经术后病理证实33个(20.37%)为良性,其中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或(和)纤维化最多见(12个,36.36%)。误诊结节中最常见的超声征象为微小钙化(20个),其他包括结节边界不规则(9个)、纵横比≥1(6个)、血流异常(6个)等。结论 超声作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准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201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440 ] |[阅读次数:475 ] |[引用频次:0 ]
- 胡珊珊;钱家鸣;
<正>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1],当肿瘤大小超过1~2 mm3时,其继续生长依赖于血管新生。新生血管生成是不同血管生长形式的统称,包括毛细胞生成(capillary angiogenesis,已有毛细血管建立的毛细血管网络)、动脉生成(anteriogenesis,已有动脉血管直径加粗)和毛细血管丛生成(casculogenesis,内皮前体细胞形成毛细血管丛)[2]。
2016年02期 v.7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130 ] |[引用频次:8 ] - 马明圣;肖海鹃;宋红梅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或伴有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损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按照目前疾病分类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onset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oJIA)是JIA的一种特殊形式。和其他JIA的亚型不同,SoJIA起病特点多急骤,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关节、肝和(或)脾大、淋巴结肿大、多浆膜炎等多系统受累,这些表现和自身炎症性疾病很相似。随诊研究的深入发现,和其他JIA亚型相比SoJIA有着独特免疫异常,可能是独立于JIA之外的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疾病(症候群)。本文从不同层面对SoJIA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2016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3711 ] |[阅读次数:427 ] |[引用频次:0 ] - 何帆;谢海雁;裴晓梅;
<正>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使医疗卫生评估体系面临着重大挑战。老年人具有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生理和认知能力下降、衰弱等较强的异质性,容易导致跌倒、失禁、谵妄等不良临床结局,并可能产生因长期照护(long term care,LTC)而带来的巨大经济及社会支持等需求。然而,因资源有限,必须对LTC的各种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合理计划,以使医疗和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
2016年02期 v.7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13847 ] |[阅读次数:136 ] |[引用频次:40 ] - 陈健;纪志刚;
<正>肾细胞癌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从遗传学角度可分为散发性肾细胞癌和遗传性肾细胞癌,有遗传基础的肾细胞癌占所有肾细胞癌的5%[1]。遗传性肾细胞癌多并发全身其他组织脏器良性病变或恶性肿瘤,故称为肾细胞癌相关遗传综合征,各种肾细胞癌相关遗传性综合征均具有不同的突变基因、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以往对肾细胞癌相关遗传性综合征的描述主要基于临床观察,如疾病的外在表现和家族遗传特点;近年来家系研究和分子遗传学进展为了解肾细胞癌相
2016年02期 v.7 136-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71 ] |[阅读次数:133 ] |[引用频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