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专科论坛

论著

  • 间接测热法测定北京成年居民基础代谢率及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

    陈伟;郭潇;黄允瑜;姜淼;李冉;刘宁;刘岩;刘燕萍;刘聿秀;李伟红

    目的:测定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北京成年居民的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并分析其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健康北京成年居民,采用间接测热法测定BMR,身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成分,将BMR实测值与Schofield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并分析BMR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健康受试者57名,其中男30名,平均年龄(26.87±7.33)岁(19~43岁),女27名,平均年龄(25.89±7.38)岁(18~43岁)。男性BMR实测值为(5259.62±715.55)kJ/d,女性BMR实测值为(4114.55±804.33)kJ/d,均明显低于Schofield公式计算值[男性(7113.72±539.95) kJ/d,女性(5428.24±361.46)kJ/d,P均<0.0001]。男性和女性BMR与体重、体重指数以及身体成分中脂肪重、肌肉量、去脂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与体脂百分比无显著相关性。男性身高与BMR显著相关(P=0.012),而在女性其相关性不显著(P=0.433)。结论: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北京健康成年居民BMR实测值低于现行公式计算值,BMR与个体体重、体重指数、脂肪重、肌肉量、去脂重呈正相关关系。

    2013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37 ] |[阅读次数:613 ] |[引用频次:0 ]
  • 抗焦虑药布格呋喃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

    陈霞;江骥;杨芬;刘涛;钟文;刘宏忠;胡蓓;

    目的研究单次和多次服用60或120mg抗焦虑药布格呋喃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征。方法试验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组设计,在布格呋喃60mg组和120mg组分别纳入14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男女各7名。每个剂量组中,男性和女性受试者随机接受布格呋喃胶囊或安慰剂治疗的比例均为5:2。受试者在研究第1天给药1次,48h后,在研究第3天起每天2次给药,连续4.5d。在首次及末次给药后,分别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点连续采集血液和尿液药代动力学样本至给药后48h,同时进行躯体摆动、选择反应时间、数字广度、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药效学测试。结果单次口服60或120mg布格呋喃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分别为:血浆峰浓度Cmax(37.7±18.4)和(95.8±34.8)ng/ml,零至最后一个可定量时间点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为(108±46)和(336±104)h·ng/ml,表观清除率为(581±203)L/h和(367±122)L/h,消除相半衰期t1/2为(10.4±7.1)和(19.8±6.5)h。在每日2次重复给药4.5d后,60mg组和120mg组布格呋喃的平均Cmax分别为(48.5±32.2)和(118.0±20.3)ng/ml,AUC0-t分别为(241±122)和(656±135)h·ng/ml。除VAS清醒度、VAS外在感受和VAS内在感受外,本研究检测的绝大多数药效学指标在单次和多次给药后与其他给药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每日2次、连续口服布格呋喃约24h后,其血浆暴露水平达到稳态,较单次给药后有2~3倍蓄积。口服60或120mg布格呋喃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研究选用的药效学指标呈阴性,可能与药效学方法验证欠充分相关。

    2013年01期 v.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83 ] |[阅读次数:144 ] |[引用频次:2 ]
  • 主动脉瘤相关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

    张昀 沈敏,庄俊玲,刘暴,曾学军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合并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ortic aneurysm-associa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AA-D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74例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DIC分为AA-DIC组和non-DIC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174例主动脉瘤患者中,合并慢性DIC共37例(21.3%),其中典型DIC 4例(2.3%),不典型DIC 33例(19.0%)。AA-DIC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non-DIC组(P=0.041)。AA-DIC和non-DIC组患者动脉瘤分布部位和类型均以腹主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最为常见。AA-DIC组出现附壁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on-DIC组(P均<0.01)。不典型DIC者同样存在不同程度凝血指标异常。接受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的AA-DIC患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主动脉瘤尤其是腹主动脉瘤无论其本身或围术期均可发生慢性DIC或出现DIC样表现。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慢性DIC。对于以慢性DIC表现就诊的患者,需考虑主动脉瘤可能。

    2013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641 ] |[阅读次数:313 ] |[引用频次:0 ]
  • 主动脉瘤相关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特点

    张昀;沈敏;庄俊玲;刘暴;曾学军;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合并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aortic aneurysm-associate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AA-DI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74例主动脉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DIC分为AA-DIC组和non-DIC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174例主动脉瘤患者中,合并慢性DIC共37例(21.3%),其中典型DIC4例(2.3%),不典型DIC33例(19.0%)。AA-DIC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non-DIC组(P=0.041)。AA-DIC和non-DIC组患者动脉瘤分布部位和类型均以腹主动脉瘤和真性动脉瘤最为常见。AA-DIC组出现附壁血栓、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on-DIC组(P均<0.01)。不典型DIC者同样存在不同程度凝血指标异常。接受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的AA-DIC患者临床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主动脉瘤尤其是腹主动脉瘤无论其本身或围术期均可发生慢性DIC或出现DIC样表现。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以及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慢性DIC。对于以慢性DIC表现就诊的患者,需考虑主动脉瘤可能。

    2013年01期 v.4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136 ] |[引用频次:5 ]
  • 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莫西沙星注射液利用分析

    张钰宣;史亦丽;梅丹;都丽萍;闫世方;

    目的调查2010年全年和2011年第1季度莫西沙星注射液在本院的使用情况,并对其中53例患者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系统获取2010年全年和2011年第1季度莫西沙星注射液使用数据,查阅其中53例患者的病历,记录用药目的、用药量、手术类型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2010年第1季度相比,2011年第1季度莫西沙星注射液使用量同比增幅5.15%,手术预防用药使用量同比增幅20.51%;患者个人用药总量逐渐增多(P=0.003),18岁以下患者人数从2010年第1季度的2例增长至2011年第1季度的6例。53例患者中45例为手术患者,其中39例(86.7%)将莫西沙星作为手术预防用药。21例具有感染病症患者的病原学送检率为52.38%(11例)。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部分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尤其是手术预防用药,应加强抗生素用药管理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

    2013年01期 v.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1847 ] |[阅读次数:178 ] |[引用频次:1 ]
  •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边旭明;单莹;付晨薇;高劲松;顾宇;刘俊涛;杨剑秋

    目的: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Bakri球囊)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7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因产后出血使用Bakri球囊治疗的患者的病例特点,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结果:剖宫产术中应用Bakri球囊治疗产后出血8例,其中7例合并有前置胎盘。2例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共3例患者放置球囊后采取后续侵入性治疗,其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有中央性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史及胎盘植入。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无产后发热及死亡病例。 结论:Bakri球囊能够治疗产后出血,并不增加术后病率。球囊放置后应加强监护,对于治疗无效者应尽早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合并有剖宫产史、胎盘植入或胎盘黏连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可能是影响放置成功率的因素。

    2013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04 ] |[阅读次数:538 ] |[引用频次:0 ]
  • 两种种植系统和烤瓷冠在3.0T磁共振检查中的伪影影响

    康庆;林庆;王成洁;武丽春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系统种植体和烤瓷冠在3.0T磁共振检查中的伪影影响。方法:将ITI种植体和BLB种植体固定于健康志愿者下颌骨双侧第一磨牙对应的皮肤上,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再分别将相同体积的金铂合金烤瓷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冠黏固于ITI种植体和BLB种植体上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仪磁场强度为3.0T,采用TSE/EPI序列。观察并比较不同系统种植体和烤瓷冠在磁共振检查中产生的伪影。结果:ITI种植体产生的伪影比BLB种植体产生的伪影小,面积分别为2.7和4.0 cm2;分别戴入金铂合金烤瓷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冠后,前者产生的伪影比后者小,面积分别为4.9和7.3 cm2。结论:与BLB种植体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体相比,纯钛ITI种植体和贵金属烤瓷冠修复体在磁共振检查中产生的伪影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小。

    2013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414 ] |[阅读次数:526 ] |[引用频次:0 ]
  • 抗苏氨酰tRNA合成酶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吴庆军;戴张晗;张文;李永哲;田新平;张烜;赵岩;曾小峰;张奉春;唐福林;

    目的探讨抗苏氨酰tRNA合成酶(threonyl-tRNAsynthetase,PL-7)抗体阳性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的临床、血清学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5例抗PL-7抗体阳性ASS住院患者的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征。结果 5例ASS患者均有肌炎和肺间质病变,发热4例,多关节炎2例,均未见雷诺现象和技工手。胞浆型抗核抗体阳性4例,抗Ro-52抗体阳性3例。肺功能检测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和/或弥散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CT显示双下肺网格影和磨玻璃影,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散在实变影。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和/或甲氨蝶呤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抗PL-7抗体阳性的ASS以肌炎和肺间质病变为突出特征,可伴发热和关节炎,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较好。

    2013年01期 v.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135 ] |[阅读次数:151 ] |[引用频次:5 ]

医学新闻

综述

协和内科大查房

病例报告

  • 核医学结合放射影像学诊断SAPHO综合征1例

    曾小峰;陈华;王立;吴庆军;张奉春;张文;张烜;赵青;赵岩

    2013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19 ] |[阅读次数:511 ] |[引用频次:0 ]
  • 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主动脉弓内血栓、脑栓塞及低血压休克1例

    陈红艳;李梦涛;

    <正>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报告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病程中出现了左大脑半球梗塞、主动脉弓内血栓、低血压休克等少见及罕见的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讨论多发性大动脉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原因,以加深临床医生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认识,并提出诊治建议。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发热8个月,失语、右侧肢体无力20d"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入院前8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低热,

    2013年01期 v.4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1307 ] |[阅读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 胸腺瘤合并淋巴结结核1例

    郭梦妮;沙悦;曾学军;

    <正>胸腺瘤和淋巴结结核均为常见病,而胸腺瘤并发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胸腺瘤合并淋巴结结核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右腋下肿物伴疼痛、憋气2个月,干咳、发热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腋下针刺样疼痛,触摸发现一约3cm×3cm肿物,质地较硬,有压痛。同时略感憋气,与活动无关,无胸痛、心悸。6d后在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94×109/L,中性粒细胞

    2013年01期 v.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85 ] |[阅读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临床病例讨论

教学与科研

  • 知己知彼 放眼未来国际: 百人计划赴美培训

    关健

    2013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2372 ] |[阅读次数:455 ] |[引用频次:0 ]
  • 知己知彼 放眼未来国际:百人计划赴美培训

    关健;

    <正>在全球医生组织执行董事时占祥博士及其团队的帮助下,我有幸获得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进行临床研究管理培训的机会。这是一个学习科研管理的高级培训项目,一个难得的学习临床与转化研究管理的机会,更幸运的是,我是国内医学机构获得该培训项目的第一人。作为医院第二批百人计划的一员,带着憧憬,带着希冀,我于2012年大年初八,美丽的初春时节,启程赴大洋彼岸。NIH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Bethesda),座落

    2013年01期 v.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 重建医师的职业感和荣誉感:参加美国医师协会年会有感

    沈敏;潘慧;

    <正>2012年4月,美国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年会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南部海港新奥尔良举行。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组织我们一行4人参加了本次会议,这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第一次体验,感触良多。ACP背景简介我国国内医师由于较早进入内科各亚专业,所以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也多为专科学术年会,对ACP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甚少。因此,首先有必要介绍一下ACP的背景。

    2013年01期 v.4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77 ] |[阅读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读者 作者 编者

消息

书评

  • 转化血管医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陈厚早;

    <正>《转化血管医学》是Springer出版社继《人类疾病的血管并发症》和《血管医学的进展》后出版的转化医学丛书中的第三卷,主要探讨了基础研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问题。本书涵盖了心血管医学中的最新进展,探寻有效的心血管转化医学研究,使之更好地联系基础与临床科学。本书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心血管领域中的多个转化医学主题。其中一节介绍了血管生物学中几

    2013年01期 v.4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 《协和医学杂志》稿约

    <正>《协和医学杂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临床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药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政策法规,旨在促进国内外临床医学信息的交流,提高我国临床医学学术水平。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013年01期 v.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12892 ] |[阅读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 协和麻醉团队亮相华盛顿

    龚亚红;

    <正>罗爱伦教授获ICAA中国麻醉学终身成就奖黄宇光教授当选国际麻醉药理学会候任主席并获ICAA中国麻醉学领军人物特殊贡献奖2012年10月1日至17日,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麻醉界同行相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此间召开的多个国际麻醉学术会议。在第21届国际麻醉药理学会(ISAP)年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及影响力被推选为ISAP候任主席,这是发展中国家的专家首次担任这一要职,标志着中国麻醉学术地位已跃升世界麻醉前沿。在

    2013年01期 v.4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5 ] |[引用频次:0 ]
  • 协和医学杂志编委会会议

    <正>~~

    2013年01期 v.4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